(记者王飞)近期,中央频频用数字喊话。“京7条”后,紧接着就是“383方案”。“数字话”背景下的楼市受到了哪些影响?进入了怎样阶段?近日,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通过新华有约栏目做出独家解读。
专访现场
“京7条”意在堵漏 北京楼市“8字总结”
陈志认为,京7条中最核心的新内容,是成立了保障房监督委员会,以更好的监督市场中例如保障房分配不公,摇号环节弄虚作假等问题。因为房屋毕竟具有财富价值,难免有些人会为了获得不择手段,因此这一条的目标设定是让整个分配制度尽量公平化。其余六条基本是“老调重申”,不过是借“自住型商品房”这样一种新型住宅类型出现的时机再次强调,以强化执行,政府意在堵漏。
具体到北京楼市近年来的情况,陈志归纳为八个字——“底部抬升、高端扰动”,抬升对象是普通商品房,火热情形始终持续,价格也随之上升;扰动因素则是指今年以来,改善住宅和豪宅的成交有抬头迹象,尽管这样的高价盘去化速度慢、受众群体小,但在某几个月集中签约的时候,这些月份的全市均价水平就会出现相对较明显的上涨。
增加土地供应仍是调控之重 未来市场普通住宅占主位
北京楼市的的现状是“向外扩展”——尤其是供地结构上:四环内可以较完整的拿出进行出让的土地少之又少,新地块几乎全部来自五、六环。也就是说,新建商品住房就位于五、六环。这样的项目在初期入市时,价格是相对低的。但由于地价的飙升和土地的越卖越少,这些盘的的售价也开始悄悄攀升。而普通商品住宅的土地供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也确是实情。保障房、限价房的供地也紧紧巴巴。这些住宅建不够,中低收入阶层就住不上房。最尴尬的是“夹心层”,保障房条件够不上,普通商品房价格又够不着。如今自住型商品房出市,实际上是从供应端来解决需求端问题。北京市需要牺牲大量的土地财政收入来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调控思路的转变。因此说增加土地供应仍是未来房地产调控的重中之重。
习主席关于增加供应要做几方面的平衡的要求,北京市政府实际上已经在提前落实了,本月(11月),按计划就有十几块需配建自住型商品房的土地入市交易,2万套目标在今年年底应该就可顺利实现。明年5万套再一落实,未来二、三年内,市场应该是中低价的普通商品房占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