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招商地产和招商银行股票双双停牌,宣布“筹划重大事项”,引发了人们对于招商局集团资产整合的猜想。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此次整合顺利进行,招商地产的土地规模将超过2000万平方米,有望成为房企市值的“带头大哥”,一扫“万保招金”中落后的颓势,实现完美逆袭。
整合传言发酵
4月3日,同属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两大上市公司——招商地产及招商银行双双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招商银行此次停牌是因为股权激励范围扩大或收购一家境外银行,但上述说法并未被证实。就在同一天,同属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地产也选择了停牌。
但另一些传言则更引人注意,有消息称,“招商地产计划以定增方式获取招商局位于前海3.9平方公里土地,并将该土地抵押给招商银行以获取贷款”,“招商局拟进一步推动集团产融结合”。而这些猜测更是引发市场对房企自身资源整合以及金融地产概念的讨论。
招商地产董秘刘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并未听说两家公司将有重大的协同行动,两家公司双双停牌,现在看来只是一种巧合。
新“带头大哥”崛起?
尽管招商方面出面辟谣,但真相尚未出现之前市场更愿意追逐传言。
丁祖昱分析,如果此次整合顺利进行,招商地产有望成为房企市值的“老大”,土地规模将超过2000万平方米。其中由于大股东招商局地产光在蛇口工业区就有巨量土地储备,划入广东自贸区的就有13.2平方公里,一旦注入将成为招商地产未来最核心的动力。
但北京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招商局前海土地是工业物流性质,不可能转给招商地产开发,这个假设并不成立。
业内人士表示,招商地产和招商银行的停牌应该与国家层面将加快出台的国企改革方案有关。
重组并购快速做大
但无论如何,新常态下房企如何实现快速发展正在成为考验大型企业的课题。
自2014年以来,房企四大阵营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100强房企中,销售金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7家,300亿-800亿元的有11家,150亿-300亿元的有35家,150亿元以下有47家。丁祖昱分析,“一家企业想从一个阵营杀入另一个的困难巨大,再加上2014年市场出现转折,已无法通过做大市场蛋糕实现突破,因此对于房企来说,大的跨越式发展要比过去困难得多”。
上一轮房地产行业大发展过程中依靠规模式开发已经不太现实,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再上一个台阶,必须突破自然规模增长,采用超常规的并购重组的发展模式。
实际上,除了招商地产这类内部整合方式外,另外一些企业也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并购模式进行整合,寻求新常态下的规模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融创洽谈收购佳兆业、融创商议收购融绿平台如果成功,也将在规模上取得巨大增长。融创去年的总销售金额为658亿元,如果加上佳兆业的数据后将达到940亿元。
此外,保利集团的保利地产和保利置业也在酝酿巨大重组;中信集团的中信泰富和中信地产也面临两家子公司的重组。
地产金融必然联姻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招商银行股权激励计划并非空穴来风,而且此时进行股权激励符合金融企业混改政策。而招商银行和招商地产进行内部重大资产整合的可能性很大。事实上,去年11月21日,招商银行与招商地产签署了《招商银行-招商地产战略合作协议》。招商银行将给予招商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关联企业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授信和融资支持及多渠道资金支持。此前的10月,招商地产与招商局资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设立商业地产基金、产业园区探索合作以及联合开发新的房地产项目等方面展开合作。
市场预计招商地产将成为招商局集团产融结合的核心板块。事实上,在去年土地市场整体交易量缩小之际,招商地产反而加大置地力度。2014年土地投资金额累计达334亿元,占当年销售金额的65%。
丁祖昱分析,金融与房地产的结合是房地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领域当中,房地产早就被纳入了金融产业。内地房企与金融“大鳄”的合作正在空前紧密。不久前曝出平安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中信地产、中信泰富与中信银行的合作,新“地产一哥”绿地也打造了绿地金控平台。包括生命人寿、安邦人寿、中国人寿等金融险资在金地、佳兆业、金融街、远洋等企业的公告更是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