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随着127号文下发而逐渐消散的降准预期,又随着住建部小组出京调研而凝聚了起来。本周市场情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由于各方都不知道楼市下行究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政策预期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究竟该不该降准救楼市?一下子又成了未解的悬疑。
有趣的是,支持降准和反对降准的市场舆论分野异常明确。笔 者注意到,支持降准的观点以贴近市场投资的机构为主,如渣打中国的王志浩等。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房地产下行与经济增速之间一直存在比较确定的正相关 关系,而经济增速传统上又与就业指标直接挂钩,所以降准以挽救楼市颓势,从市场投资的角度看是必须而且必要的。这其中隐含的潜台词显然就是:中国经济对房 地产的依赖并没有结束,面对现实是比较理性的对策。
而反对降准的观点则主要来自国字头的研究机构,比如国家信息研究中心范建平等,一些 主攻战略和宏观策略的国际研究机构也持此论。他们同样明了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过深潜藏危机,但在他们看来,要医治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病,长痛不如短 痛。由于居民部门金融杠杆低,房价的下行不容易造成全局性的金融风险,部分房价虚高地区泡沫的消散反而可以将投资资金逼向产业和技术领域,对提升中国经济 的长期竞争实力将有莫大好处。简而言之,跌跌更健康。
泾渭分明的这两种观点,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市场预期与政策预期之间的博弈。事实 上,从2007年至今,这种博弈就没有停止过。在此前数次博弈均以市场预期得胜归营,且当前投资增速回落较快,出口与消费反弹未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要让 市场完全放弃降准预期,难度可想而知。
笔者倒是以为,仅从住建部小组出京调研一事即可看出,决策层对动用准备金工具是慎之又慎的。从地 方的角度,在当前财税体制改革刚刚启动,土地依赖的症结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确实有充分动力去试探限购政策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掌握一线及时准确的 信息至关重要,这也是住建部小组奔赴各地的使命所在。
目前来看,只有当住建部小组给出的评估比较悲观,且5月份出口情况未及预期,经济 下行的情况可能影响到短期就业时,政策出现宽松的概率才会比现在更大。而即便如此,央行也很难选择动用信号强烈的准备金工具,因为在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有 充足的办法去应对这种暂时的不利局面。
整体而言,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故事,还会继续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