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其原因是综合的,也是复杂的,因此众说纷纭。有说实际收入上升的,有说供地面积减少的,也有说货币总量增大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中介机构,对于房价波动也有着不容小觑的推波助澜作用。
毕竟,中介机构是房价上涨的获利者。开发商只能卖一次房子,容积率也是限定好的,扣除土地、建筑、人工成本之后能获利多少,是可丁可卯的。中介可不一样,中介费是按房屋交易价格的百分比来计算。房屋二次上市后的每一次交易,只要中介公司介入其中,都能有所提成。也就是说,房价的每一次上升,中介都能有所得。而房价一旦上涨,人们出于资产保值需求会更有意向购房,中介所赚更多,形成循环。
对于住房市场而言,中介的能量究竟有多大,看看刚刚发生的这则案例就知道了。最近,上海市新房成交井喷,每天成交量破1000套大关,这一下子忙坏了民政部门,因为前来离婚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原来是有人恶意编造、传播“上海9月起将实行购房信贷新政”相关谣言。公安机关已经将7名涉案人员抓获,原来,这些人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业绩。
几个中介的一番谣言,就能把一座特大城市的离婚率提升上去,细想起来总觉得不是味道。
照理说,房屋也是商品,从本质上来说,其与交易其它商品并没有太大不同。没有中介,双方一样能完成交易和房屋登记等程序,中介机构本来的作用,只是信息对接而已。
事实上,当下中介所做的事情,应超过了信息对接平台本身。没有买房资格,中介帮你离婚、补社保;没有钱,中介帮你办贷款甚至拆借;没有过户号,中介帮你找黄牛,乃至主动去当黄牛。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的过户号已经炒到20万元一个。
之所以房屋买卖双方“绕不过”中介,是因为当下一些地方的房产交易前置性条件过多,审核时间过长,交易手续和流程过于复杂。
商品房、已购公房、经济适用房、央产房、限价商品房……一座城市内,往往存在诸多不同产权性质的房屋。不同性质的房屋,交易方式和前置条件也不见得相同。房屋买卖双方,卖房一方可能要面临户口迁出、未分割遗产的公证、房源是否“满五唯一”等条件审核,买房一方则需要面临审核购房资格、申请贷款、缴纳税款等。这些事务,不让中介代为辅助,恐怕要“跑断腿”,耽误了交易的最佳时间点。而买卖双方对于对方的信用也是不了解的,如果没有中介从中牵线作保,谁敢轻易赌上半辈子的心血积蓄?
换言之,房产过户涉及到的部门,不止房屋登记部门一家,不同部门之间的对接机制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政策不够透明,让许多本来可以在“网上跑”的事情,可以一站式窗口办理的事情,成为房屋交易中本不该存在的一道道坎。正是这一道道坎,给了中介存在的空间,以及更大程度牟利的机会。
如今,房地产中介门店,已经是许多城市的街头“标配”,为活跃房地产市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相关行业监管机制的缺失,使得这一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随意生长”的状态。
在许多发达国家,房地产中介行业有相对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及完整清晰的房源信息体系。例如,一些国家对房地产经纪人有相应的牌照制度,而相应的房源共享系统,在保证房源信息公开透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上个月,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服务行为、行业管理制度、市场监管三个方面,对中介机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期待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和房源发布机制都能够逐步规范,更期待房屋交易的前置条件和相关流程,能够更加简化便捷,在保护好群众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