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洁:政府控制房贷做法正确_房产资讯_A8房产_兴宁A8
兴宁A8
兴宁新闻 宁江夜谈 A8再说 兴宁315 生活问问 校园热议 走进兴宁 兴宁掌故 兴宁人物 文学艺术
房产资讯 房产转让 房屋出租 买房问问 业主社区 家居装修 装修问问 旅游美食 音乐分享 视频分享
供求二手 我要招聘 我要求职 职场问问 汽车资讯 二手汽车 车辆信息 人在他乡 A8交友 A8征婚
美图分享 兴宁风采 兴宁摄影 笑话大全 电脑问题 股市基金 妈咪宝贝 健康生活 网络情缘 灌 水 塘
 

甘洁:政府控制房贷做法正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5

资讯顶部广告

 由长江商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于2016年11月30日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以“中国经济新风向:远见与决策”为主题,探讨中国经济现状与发展方向。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发布了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三季度报告。该报告通过对约2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进行季度调查而总结分析获得。

  甘洁指出,从去年开始的房地产上涨完全是货币作用的效果,因为已经投了太多的钱在经济体当中,贷款数据中50%都是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大部分都是个人消费者的房贷资金,这个数据完全是货币层面的,而且也是货币政策的效果,这并非是健康经济发展的健康指标。这是给大家的一个警告。

  央行在北京、深圳,还有很多银行都在收紧房贷的发放,甘洁认为,这次政府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希望能够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来避免或者减少投机者对于房地产的过度投资。

  近期媒体多认为房地产开发、基建拉动了本季度经济增长。甘洁获得的数据表明和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行业,如水泥、建筑类金属制品、钢铁、煤炭,占比很小,只占总体样本的5%。而且它们仍处于不景气状态,除建筑类金属制品,扩散指数均低于整体水平。生产量除了水泥处于扩张状态,其它均处在下降。从消费的良好表现来看,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似乎是通过间接的财富效应,即高位套现的家庭将新增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

  三季度经济走出了长达七个季度的通缩,扩散指数为50。这是一个忧喜参半的结果。之前通缩是因为产业不景气,结束通缩意味着经济局部转暖,企业议价能力上升。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超发货币必将形成通胀压力。此外,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涌入房地产和大商品,引发资产价格迅速上涨。这些都将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在过剩产能出清之前,对产业恢复不利。

  甘洁表示,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均处历史高位,且企业也不认为情况下季度会有好转。但是,去产能步伐在三季度明显放缓,这并非由于产能已经出清,更多的是由于生产量的企稳让企业能够勉强维持。因此,去产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甘洁认为,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融资仍然不是现阶段发展的瓶颈。

  融资不是瓶颈这一结论其实一直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致。2014年四个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平均每季度约以30%的速度下降,2015年整个年度新增贷款余额仅为2014年四季度贷款余额的5%。今年在进一步宽松的信贷政策下,上半年新增工业贷款仅为0.1万亿,同比少增长55%,在上半年各行业新增总信贷中占比只有1.3%。这一方面由于产业不景气——央行基于银行家问卷调查的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再次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的47%。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大量信贷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以三季度而言,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高达57%(二季度:50%,一季度33%),而其中99%为个人购房贷款(二季度:95%,一季度:67%)。因此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甚至有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并催生资产泡沫。

  总体而言,融资不是现阶段瓶颈是源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机会严重不足,企业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因此并不需要融资。即使需要贷款,也还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虽然三季度GDP数据向好,但通过对工业企业的详尽调查显示产业经济仍未真正企稳。产业景气指数、用工量在三季度呈收缩状态。企业投资持续疲软,仅8%的企业在三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型投资为2%。

  三季度经济也有两个亮点。一是生产量经历了5个季度的收缩开始企稳(扩散指数为50)。其次,三季度消费品生产开始扩张,带动了整体生产量的企稳。

  以下为甘洁报告部分全文,有删节:

  产业经济总体状况:仍未真正企稳

  三季度产业景气指数为46,与上季度持平,仍呈轻度收缩。我们构造的产业景气指数包含当前经营状况、预期经营状况变化以及投资时机这三个子指标,为其扩散指数的平均。2和现有的经济指数相比,该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绝对景气程度,并且具有前瞻性。

  构成产业经济指数的三个子指标有较大分化。关于企业经营状况,13%的企业回答“良好”,扩散指数为53,较二季度下降一个点。企业预期经营状况扩散指数为51,较二季度上升一个点。

  最弱的仍旧是投资,当被问到“当前是否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1%的企业认为“是”,65%的企业为“一般”,34%的企业回答“不是”,对应的扩散指数为34,仍远低于50的荣枯点。与此相应,仅8%的企业在三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而扩张型投资(即投资规模高于资产的3%)更为罕见,仅占2%。疲软的投资将进一步持续:仅有6家企业(0.3%)预计会在下季度进行投资。近期媒体注意到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投资在萎缩,而我们的调查揭示这个趋势早已开始。

  三季度产业经济的亮点是生产量结束了过去5个季度的持续下滑,首次企稳,扩散指数为50。而生产量的企稳是由消费品带动,其扩散指数达54(耐用消费品)和53(非耐用消费品),而且对下季度的预期也超出荣枯线(分别为51和54)。近期媒体多认为房地产开发、基建拉动了本季度经济增长。我们的数据表明和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行业,如水泥、建筑类金属制品、钢铁、煤炭,占比很小,只占总体样本的5%。而且它们仍处于不景气状态,除建筑类金属制品,扩散指数均低于整体水平。生产量除了水泥处于扩张状态,其它均处在下降。从消费的良好表现来看,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似乎是通过间接的财富效应,即高位套现的家庭将新增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

  三季度经济走出了长达七个季度的通缩,扩散指数为50。这是一个忧喜参半的结果。之前通缩是因为产业不景气,结束通缩意味经济局部转暖,企业议价能力上升。另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超发货币必将形成通胀压力。此外,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涌入房地产和大商品,引发资产价格迅速上涨。这些都将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在过剩产能出清之前,对产业恢复不利。

  挑战及重点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当被问及制约下季度生产的因素,订单不足仍是首要因素,涉及79%的企业。其次是成本,20%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5%的企业回答“原材料成本”。相比于前两季度,回答宏观、行业政策的企业继续增加,达到了17%(一季度:2%,二季度:12%),体现企业对整体经济和政策的担忧。过去的调查一致,融资仍然不是瓶颈,仅有4%的企业将其列为主要限制因素。

  产能过剩仍为历史最高

  三季度三分之二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为83,连续三个季度维持在历史的最高点。33%的企业表示产能过剩超过10%(二季度:30%),14%的企业产能过剩超过20%(二季度:14%)。而且企业不认为下一季度过剩程度会有好转。如果一个行业(地区)里有10%的企业认为其产能过剩超过20%,我们就将这个行业(地区)归类为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地区)。行业、地区总数分别为35和31。目前超过一半的行业(19)和地区(20)产能严重过剩(二季度分别为18和25)。这些数据说明产能过剩的覆盖面和严重程度均在历史高位。而且企业不认为下一季度过剩程度会有好转:预期产能过剩超过10%和2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33%和14%。

  在三季度,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前三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同样的划分标准,新疆省、陕西省和云南省在三季度成为产能过剩严重地区的前三名。之前最不景气的行业均为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

  近期有不少媒体关注出口量的收缩。其实国际市场明显好于国内市场,扩散指数在本季度低于国内市场13个点(一、二季度均低于国内市场15个点)。其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也远低于国内,过剩超出10%和2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5%和2%。

  由于企业减少投资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需求不足一直没有带来明显的库存问题,成品库存保持稳定。三季度48%的企业以销定产,所以无库存。对于有库存的企业,85%的企业认为其库存可以在3个月内消化,12%企业认为会在3-6个月内消化。这意味着总体中仅有3%的企业需要6个月以上消化库存。

  减产能之路:步伐放缓

  我们对上一季度接受调查的企业回访,发现约2.1%的企业为停产或疑似停产(较上季度:2.6%)有所下降,其中停产企业为15家,占样本的0.7%。有29家(1.4%)为疑似停产:电话停机、暂时无法接通、号码错误、号不存在或占线。

  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减员明显高于以往,而三季度减少用工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且大幅度减员的企业明显下降。减员超出10%的企业占3.0%(二季度:4.6%),减员超过20%的企业占1.8%(二季度:3.5%)。5我们根据减员企业的规模分布,估算总体减员比例仅为0.3%左右,远低于上季度的1.1%。参照2014年底2.3亿产业工人人数,这意味着三季度发生了70万左右的减员,较上季度有较大幅下降(二季度:250万)。

  在减产、减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呈优化趋势。在产能过剩(超出20%)的企业中,减产超出5%和1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6%和8%,明显高于全体样本(3%和2%),这些企业减员超过5%和10%的比例分别为14%和11%,约3倍于全体样本(4%和3%)。

  另有86家企业为无人接听。这是我们十月份调查时经过多日5-10次的尝试始终无人接听。5理论上讲,减员不一定是因为减产能,还可能是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换人),或劳工返乡,而企业尚未及时招聘新员工。为此,我们将较大幅减员(>20%)的企业和其它产业做了比较,发现它们回答生产量下降的比例远大于其它企业(65%对16%),回答经营困难和产能过剩的比例也远高于其它企业(11%对6%;70%对30%)。因此,总体来看,数据支持减员是因为减产能这一推断。

  企业三季度的开工率与一、二季度类似。究竟怎样的开工率为健康并无定论。西方工业大国美国和德国的长年月平均分别为79%(1994-2015年)和83%(1992-2015年)。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最低点分别为67%和70%(2009年6月)。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西方要低,因此可能需要更高的开工率才能维持。三季度有70%的企业开工率在80%以上,但仍有14%的企业开工率不足70%。

  整体来看,产能过剩仍处历史高位,且企业也不认为情况下季度会有好转,此时去产能步伐放缓,并非因为产能已经出清,更多的是由于生产量的企稳让企业能够勉强维持。因此,去产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与产能过剩、订单不足相应,29%的企业反映在三季度回款困难(二季度32%)。回款困难在集体企业(34%)相对严重,资本品(34%)和中间产品(34%)生产商也更有可能回款困难。而国营企业不成比例地更有可能拖欠货款,占欠款企业的21%。因此,企业回款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不景气、缺乏议价能力所致。

  成本小幅上升,利润低薄

  三季度单位总成本呈小幅上升,扩散指数为57。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轻微上升,扩散指数分别为55和53(上季度53和50)。因此,三季度总成本上升不仅因为直接生产成本(劳动力、原材料),也与管理、销售等成本的上升有关。而在我们过去的调查中,成本上升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产能过剩意味着缺乏定价能力,加上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很低。如图9所示,高达26%的企业的毛利率低于10%,73%企业毛利低于15%,只有6%的企业获得高于20%的毛利。很显然,如此微薄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难有财力进行有规模的研发,实现产业升级。

  融资仍然不是瓶颈

  与外界的感受不同,我们自2014年二季度以来开始的产业调查一直显示融资不是现阶段产业经济的瓶颈。二季度仅有4%的企业认为融资是制约因素(图5)。与此相应,调查中27%的企业认为资金充足,67%回答“一般”,仅有6%的企业认为资金不足(二季度:8%)(图10A)。与疲软的投资相应,绝大多数资金不足的企业(94%)是生产性、而非扩张性资金不足,5%是因亏损而造成资金不足。

  如表6.1和图10B所示,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只有小部分企业发生新增贷款,本季度这一比例仅为2%。在没有新增贷款的企业中,当问及原因时,绝大多数企业(95%)的回答是没有资金需求。企业认为银行的借贷态度总体宽松,反映借贷态度困难的扩散指数为62(上季度:63),且反映借贷态度困难的企业比例大幅下降(16%;上季度为23%)。此外,企业从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借贷并不普遍。在三季度,仅有4家企业(占全部企业0.2%)从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利率均低于15%。

  表6.2显示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里利润存留是重要的融资渠道,99%的企业回答这是他们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企业创始人资金,有2%的企业以此为第一融资来源,50%的企业以此为第二大融资来源。48%的企业以银行贷款为第二大融资来源。此外,企业资金来源的渠道非常集中,在回答以利润存留为第一大融资渠道的企业中,90%的企业回答这种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占其资金总额的50%以上。

  融资不是瓶颈这一结论其实一直与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致。2014年四个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平均每季度约以30%的速度下降,2015年整个年度新增贷款余额仅为2014年四季度贷款余额的5%。今年在进一步宽松的信贷政策下,上半年新增工业贷款仅为0.1万亿,同比少增长55%,在上半年各行业新增总信贷中占比只有1.3%。这一方面由于产业不景气--央行基于银行家问卷调查的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再次下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47%)。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大量信贷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以三季度而言,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比高达57%(二季度:50%,一季度33%),而其中99%为个人购房贷款(二季度:95%,一季度:67%)。因此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甚至有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并催生资产泡沫。

  总体而言,融资不是现阶段瓶颈是源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机会严重不足,企业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因此并不需要融资。即使需要贷款,也还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结论

  三季度产业经济总体并未真正企稳,景气指数、用工量呈收缩状态。企业投资持续疲软,仅2%的企业在三季度进行了扩张型投资。

  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升级过剩、落后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体而言,尽管经济面临困难,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多的新的增长点,如新兴行业的发展、国企改革和城镇化。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

 
 
[ A8房产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点击排行
 
兴宁A8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相关法律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