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与信贷“脱钩” 上涨两大逻辑逆转_房产资讯_A8房产_兴宁A8
兴宁A8
兴宁新闻 宁江夜谈 A8再说 校园热议 兴宁315 生活问问 走进兴宁 兴宁掌故 兴宁人物 兴宁风采
房产资讯 房产转让 房屋出租 买房问问 业主社区 家居装修 装修问问 汽车资讯 二手汽车 车辆信息
供求二手 我要招聘 我要求职 职场问问 文学艺术 电脑问题 股市基金 妈咪宝贝 音乐分享 视频分享
人在他乡 网络情缘 A8征婚 A8交友 兴宁摄影 美图分享 旅游美食 健康生活 笑话大全 灌 水 塘
 

楼市与信贷“脱钩” 上涨两大逻辑逆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资讯顶部广告

 回顾我国房改以来近20年信贷变化,不难看出楼市走向与信贷变化存在着一致性。但传统的信贷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新的变化。多数人士认为,本轮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虽有信贷杠杆提高的影响,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大幅调整,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市场本身进入到下行周期。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总结本轮房地产市场升温的原因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2015年“3·30”和“9·30”新政中对信贷的松绑,以及当年的5次降息。

  这一情况像极了2009年。同样因为经济环境不佳,央行在2008年启动了5次降息,并在当年年底将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最低贷款利率降至基准利率的7折。于是,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录得历史最高涨幅42.1%。

  回顾我国房改以来近20年的信贷变化史,不难看出楼市走向与信贷变化存在着一致性。在这背后,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影响着购房杠杆的尺度。两者共同构筑的房贷环境,成为影响楼市的诸多复杂条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过渡到过剩时代,支撑楼市增长的内生动力——城市化进程,亦有乏力之势,信贷环境对楼市的影响,恐怕不再像以往那样强烈。

  三度宽松与四轮高点

  对于贷款购房者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两点:资金杠杆率和资金成本。前者由信贷政策所决定,后者由货币政策决定。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信贷政策通常针对楼市本身,其调整取决于市场的冷热程度;货币政策则事关全社会的资金成本,其调整多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虽然容易受到专项调控政策的影响,但也不能脱离经济大势孤立来谈。

  我国最早的住房信贷政策始于“第一次住房体制改革会议”(1988年)之后的1991年。当年,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都成立了房地产信贷部,办理个人住房信贷业务。

  但随之而来的是1992年房地产过热,以及其后的政策收紧。1995年,央行颁布《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银行商业性住房贷款走上正轨。但当时不仅要求贷款人提供担保,贷款的最高期限也仅为10年。同时,借款人需先有存款,金额不少于房款的30%。

  1998年一系列房改文件颁布后,信贷政策开始逐步放宽。当年出台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首次规定了利率优惠: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照法定贷款利率减档执行,即期限5-10年个人住房贷款执行3-5年一般贷款利率,期限3-5年的执行1-3年一般贷款利率。

  次年,购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被降至20%,最长贷款期限延长至30年,贷款利率可在“减档”的基础上再降10%。在2003年的“121号文”予以强化后,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迎来首个宽松期。

  这一轮宽松环境一直延续到2006年,并造就了房改以来的首轮旺市。

  为了遏制市场过热,监管层在2006年末将90平方米以上首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提高至30%。次年,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上调至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于是,市场在2007年末开始降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年末,多项刺激房地产的政策出台。虽然首套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仍为20%,但贷款利率可降至基准利率的0.7倍,二套房贷款利率也明显下滑。这被认为是第二轮信贷宽松期。

  在2008年5次降息作用下,这轮宽松无论从购房杠杆还是资金成本,都创造了合适的购房时机。这也直接催生了2009年的市场爆发,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9亿平方米,增长42.1%,为史上销售增幅最大的一年。

  2010年至2011年,旨在打压楼市的“国十条”、“新五条”、“新国八条”先后出台,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恢复至30%,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上调至60%,利率调整至基准的1.1倍,三套房的信贷被暂停。市场大涨局面被遏制。

  此后,由于政策在执行层面有所松动,加之2012年出现连续两轮降息,压抑的需求被大量释放,2013年仍然出现销售爆棚。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3%。

  2013年年初出台的“新国五条”,将一线城市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提高至七成,贷款利率提高至基准利率的1.2倍,但仍然未能阻止“史上第二销售高点”的到来。

  2014年开始,市场又进入成交调整期。9月开始,信贷政策出现连续宽松。在2014年的“9·30”,2015年的“3·30”、“9·30”三项新政出台后,非限购城市的最低首付比例时隔9年后再度降至20%,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30%。

  与此同时,2015年央行连续5轮降息,贷款利率降至近20年新低。在信贷、货币政策双双宽松的情况下,信贷环境迎来第三轮宽松期。

  自2015年末开始,史上最大规模销售热潮出现。截至11月,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平方米,超过2013年全年的高点,同比增长24.3%。

  信贷逻辑生变

  过去多年来,信贷政策的变化,与楼市走势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后来的限购、房产税等调控手段。但这并不能断定信贷政策真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按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的观点,背后还有两个不能忽略的背景。

  一是过去十多年来,M2一直维持着较高的(约15%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二是在2013年之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整体供不应求状态,且区域分化并不明显。

  这说明,在货币供应相对充足、房地产市场具备足够内生动力的情况下,信贷政策能够很好地引导资金对房地产的流向。事实上,楼市走势还和M2出现极大的正相关性,在销售增速最大的2009年,M2余额增长27.68%,创下最近20年来最大增幅。

  如今,这两个背景似乎都已不复存在。

  据央行统计,2016年前11个月,M2余额增幅为11.4%,低于去年全年的13.3%。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基调下,预计近几年M2恐难有大幅增长。

  房地产市场的转折更为明显,且不可逆转。按照多家机构的研究,自2013年之后,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式过渡到“整体供大于求、区域分化加剧”局面。广大二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巨大,内生动力极为缺乏。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本轮房地产市场的降温,虽有信贷杠杆提高的影响,但货币政策并未出现大幅调整,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市场本身进入到下行周期。

  事实上,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大周期见顶”的言论就甚嚣尘上。其理由在于,城镇化进入后半程(中小城市动力不足)、人口红利减退(新增购房人口不足)、整体供应过剩等。这也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阶段。

  因此,传统的信贷逻辑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变化。根据大多数分析人士的观点,由于整体需求乏力,除非M2增幅再度提高,否则即使信贷政策放松,对市场的刺激仍然有限。且这种影响将集中在热点城市,而非整体市场。  

 
 
[ A8房产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点击排行
 
兴宁A8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相关法律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