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会好于去年。
去年二季度以来,在一系列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政策 的引导下,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商品房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明显企稳回升。这种态势以一线城市为主导,逐步传递到一些二线城市和少数的三四线城市。 2015年全国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84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商品房销售额87281亿元,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对国家的稳 增长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但城市间的分化拉大,全国的库存量、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库存量增加。与此相关,2015年四个季度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同 比增幅分别为8.5%、2.3%、-0.6%、-3.2%,呈现逐季回落态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从年初的10.4%一路下滑到1%。
2016 年1-2月,在国家下调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及与去年政策的累加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又同比增长了 28.2%和43.6%。在销售快速上升的带动下,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也改变了去年全年分别同比下降14%、6.9%的情况,分别同比增长了 13.7%和28.9%,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幅度也明显收窄,土地成交价格也由去年全年同比下降23.9%转为同比增长0.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 幅由去年全国同比增长1%回升到3%。这些数据说明市场开始复苏了,但能否说市场已进入拐点,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当前,房地产市场主要是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很大。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南京、苏州等部分二线城市房价较快上涨后,政策上有所调整或收紧。就全国趋势来看,由于政府采 取了稳健中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国家对自住性、合理改善性购房的政策支持,加上去库存的决心,估计全年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会好于去年,一些房价快速上涨 城市的房价涨幅也会趋稳。
房地产的高库存是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只能先易后难、稳步解决。如落实国家规定 的支持自住性、合理改善性购房的信贷、税收政策;将已批出去但未开发的土地转变为旅游用地、养老用地或其他新经济用地;在棚户区改造中逐步提高货币化安置 比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广租赁补贴制度,推进公租房货币化,公租房房源以盘活存量为主。
化解高库存的最大潜力是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 城镇购房和长期租房。目前,一方面是不少地方的高库存,一方面是2亿多城镇非户籍人口绝大多数在城镇没有合适的住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除完善城镇住房 制度本身涉及的政府财政的支撑能力和农业转移人口的支付能力外,还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提供或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 支撑能力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等,使经济上一个新台阶。就全国来说,我国“十三五”期间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仍然不少。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变。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的加强。到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分别由2015年的56.1%、 39.9%,提高到60%和45%左右。还要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完成棚户区改造2000万套的任务。这显然给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空间。另外,城 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城市治理水平和宜居环境建设的明显提升,对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利。
第三,城镇原户籍居民的改善性需 求,特别是新居民的住房需求会持续释放。虽然当下让多数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购房还不太现实,但随着相关配套制度的落实和改革措施的推进,他们在城镇购房 或长期租房的需求就会逐步释放,这显然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再加上城镇原户籍居民的需求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后增加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持续释 放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肯定是有利的。
第四,为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产业园区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众创空间、物流配送中心、社区商业网店等业态将得到发展。
促进“十三五”期间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制度,推进供给侧改革及相关制度改革。另外,建议政府部门一定要将推进供给 侧改革与改进房地产调控结合起来。特别是库存不足,需求旺盛的城市,建议要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调整存量、增加有效供给的原则,认真编制“十三五”住 房发展规划,并注意发挥住房发展规划在引导土地供应、住房供应和稳定市场的责任,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住房发展规划为指导的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模式。
作为房地产企业,首先要认真分析市场的供需状况,做好地区布局,找准业态方向,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使开发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并做好相应的配套和服务。要以科技创新带动建设方式转型,提高建筑产业化、与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在新建住宅中的比例,提升住宅综合品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步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更好保障住有所居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