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群被一篇文章刷屏:《夫妻卖掉深圳小两居回乡买4套房》,讲的是一对夫妻放弃了深圳体面的生活回到小城市。想想,这不正是多年前的自己?
2004年毕业后,我在北京工作了3年。2007年,我离开北京,回到小城生活。2011年,我从小城市出走,来到广州。
十二年时间辗转三地,回首往事:其实无关其他,一切不过是求仁得仁。
1、逃离北京: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太多 绝望感太深
我生于汕头,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体制内的媒体工作。刚毕业年轻的心总是对未来存着幻想:或许逮着机会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单位有指标,我毕业后就落户了。当时在北京如果要买户口,最低也要两三万。其实我对安家落户并无概念,不过刚好赶上就办了。
那时北京房价已经有上涨的迹象,而且租房在四环内也要2千多/月,不如自个买,每月房贷也差不多这些钱。于是,我用自己上大学时挣的点钱加上家里的一点赞 助,凑了10万首付,在南三环买了第一套房:房价3千元/平,100平总价30多万,每月房贷一两千。同学中毕业就买房的不多,不过两三年内也陆续买房 了。
当时,生活开支一般,工作福利不错,生活成本并不大。然而工作压力却让人喘不过气:在北京混圈子太难。毕业一两年,发现有能力有背景的人太多了。就拿我当时的领导来说,他原来在人民日报,本人牛津毕业,能力和背景耍自己不止一条街。
工作上升困难,竞争压力巨大,无形中有种挤压感。你要是有想法、想奋斗,活在北京就跟战场似的。你只好马不停蹄,上阵杀敌,跟生活厮杀,跟自己较劲。
经常中午一个饭局、晚上一个饭局,完了还有饭局,碰上几拨朋友,一上来就跟你说项目,真真假假看不清。那种生活氛围,推着你不断往前走,又不断遇到很多能力背景都十分强悍的人,绝望感开始一层一层堆积。
交通成本又太高。当时单位在四环东北角,经常要去市区的部委机关办事,一出去就是一天的功夫,大半时间耗在路上。每天一大早9点从单位出发,办完事回单位都4、5点了,却还得继续干活,下班往往十点,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已是深夜。
到了第三年,我终于腻味了,想离开北京歇口气,赶上家里有事,也就顺水推舟离开了北京。至于北京的房子 ,2年后我把它卖了,房价涨了7、8倍。
2、回到小城市:生活无趣 人也无趣
回到小城市,我找了一家上市公司待着,最初生活悠闲、节奏缓慢,不过呆了一年多就没啥意思了,后面越来越不自在。
工作上,跟同事的审美趣味不在一个维度;生活上,小城生活枯燥乏味,人也无趣,三句话不离股票挣钱、家长里短。
而在北京,从来不缺话剧、画展、音乐节、音乐会,两者文化氛围天差地别。
而且小城就是一个封闭的人情社会,放个屁都要找关系。去街道办个户口相关的事儿,所有手续都全了,还是卡你,找了关系就一路畅通。
然而,在社会上打滚多年,我深知平台的重要性,要是跑到广州找个很一般的单位,那不如别跳。所以我一直在等待机遇,这一等也就等了3年。
平时我看书、爬山,没事就跟北上广的朋友交流,好在那时经常去北京上海出差,有时周末就待在那边。4年后,在朋友的引荐下,遇上一个还不错的工作机会,我就离家来到广州。广州生活比北京舒服,尽管文化生活没那么丰富,却也差强人意,关键是你也能认识一堆有趣的人。
3、北上广深:广州有你奋斗的地儿 也有生活
在广州工作后,我没想过再回到北京,北京的环境越来越不咋地。十几年前有沙尘暴,奥运前几年稍微好了点儿,蓝天多(现在一遇上蓝天就刷屏的,都是没见过06-08年的北京),2008年后空气质量明显变差。广州这几年空气差了些,不过再不济也还凑合,比北京和上海都好。
说到工作,如果搞文化,北京就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北方的省份几乎都向往北京,尤其东北,在文化、影视产业方面,北京就跟当年的延安一般,广州上海没法比。
如果去外企或金融机构,那就去北京上海。反正一上来就钱多的地儿,广州少。互联网公司在深圳。
搞传媒的话,除了北京就是广州了。如果是公关传播广告,上海也是重镇,那边中西元素多元碰撞,创意也很猛。
但是要在工作和生活找个平衡的话,广州更好:有你奋斗的地儿,也有生活。同样挣二三十万,北上广深,也就广州能活得像那么回事。
在 北上深,不单单加班是常态,工作强度、企业文化对速度的追求,都在碾压你的生活。你要是感受过北上深的快节奏,就知道广州真的慢很多,但又不至于慢得让人 懈怠。北上广深,论工作强度和压力,广州应该在最末,但是也有其活力。广州也有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他们不像北上深的公司那么玩命,但是也有其独特的商业活 力。
当然,即便是在广州,也有一些行业天天加 班,有游戏公司就以加班为荣,不过他们的年终奖可能就是几十个月的工资。我有朋友在广州某游戏公司,只是普通员工,就曾拿过四十个月的工资。但是,不要忘 了,互联网公司猝死的很多,很多时候一开始只是小毛病,就是不去医院瞧,一不小心就歇菜了。
4、广州房价低 找个好工作并不难
一线城市中广州房价最低,大家都在调侃广州快沦为二线城市了。我最近特别烦这个说法,广州房价还有上升的空间,热钱要是瞄上了,又会进来,到时候又大涨。
广 州毕竟还是一线城市,而且商业活力很好,找个一年二三十万的工作不算很难。房价不算高。2013年,我落户到广州,买房在番禺洛溪桥边,1.5万/平。原 来月供五千,后来降息,现在四千多。公司有公积金,等于每个月还贷两千多,相比于收入基本很轻松了。家里附近有新房2万多,还在不停地涨,我住的地儿,就 不怎么涨。
在番禺和海珠接壤的地段,现在还有1.5万/平的二手房,开车到珠江新城也就半小时,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在越秀,我前几天看过万科的二手,四万出头还带学位。
5、学位房:家长把对教育的投资当作教育本身
昨天那条新闻里,那对夫妻因为买不起学位房回了老家。我想新闻或许都有点危言耸听。在广州,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去挤越秀的学校。先不说小学中学了,我家附近有 幼儿园一个月叫价四千,报名的家长还很多,以前跟同事交流过这个问题:或许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把对于教育的投资当作教育本身。就像是:你花上万元买个包, 完了还去挤公交地铁,但是觉得自己跻身上流社会一样。
经济能力能承受的话就买呗。中学和大学还是得名校,主要是身边的同学和学习氛围。一线城市的学位房会一直相对稀缺,或许也是不错的投资。
回 想12年工作生涯:北京3年+汕头4年+广州5年,生活不过就是一个求仁得仁的过程。择城择业,生活的境况多是自造,当然也要看运气和时机。如果运气差一 点,今天在广州的境况可能大不如前。其实我每做一次选择其实都有赌的成分,凭感觉,看准了就赌一把,就是一个生活的赌徒。
在广州5年,我做过媒体,现在做公关。有时忙十点多下班,有时不忙就准时下班。六点多路上堵,就七点多走。生活不慌不忙,一切从容。有空的时候,我喜欢去西边的老市区转转,那里有生活的气息。
采访手记:最近几年,逃离北上广的话题总是层出不穷,一边是生存的艰难,一边是生活的困境。有人出城有人进城,总有对的人在对的地方找到最相宜的生活,毋论其他,不过是选择然后担当。生活任你淡妆浓抹,无所谓小城市的面目可憎,也无所谓大城市的光鲜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