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环保局昨日发布《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 (2014-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称《规划》),首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42个区域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红线区内原则上不从 事生产经营活动。《规划》还首次划定市域三大环境战略区,提出了差异化发展战略。
42个区域被划入生态红线
从2014年年底,广州就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此次公布的《规划》中,红线区的面积和用途等内容得到进一步阐明。
《规划》将国家、广东省已划定的法定生态保护区及广州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重要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067.0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土地面积的14.4%。
其 中,法定生态保护区包括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 区、地质公园的一级保护区。其他暂未明确边界的法定生态保护区待明确边界及管控要求后纳入。也就是说,今后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还将增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多达42个,包括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西村水源保护区等。
PM2.5年均浓度明年达标
《规划》制定了环境与发展总体战略和目标指标,目标到2020年形成有序的环境空间管控局面,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在公众最为关注的大气治理方面,《规划》提出到2017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即国家标准;到2030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25微克/立方米。
水治理方面,2017年广佛跨界区域16条河涌基本消除劣Ⅴ类,2030年城市河涌水质消除劣Ⅴ类,即水质均达标。
记者还注意到,《规划》首次划分了广州市域三大环境战略区,包括北部生态屏障区、中部城市环境维护区、南部生态调节区。
据悉,三大战略区划分标准为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环境功能、环境保护战略对策的区域差异。其中,北部生态屏障区以生态优先,中部城市环境维护区则坚持优化发展,南部生态调节区的总体战略为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