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的中国楼市,就像一串不断烧向火药口的爆竹。
“十一”黄金周过后,各地火爆的楼市销售成为热门话题。北京、南京、广州等地屡现“日光盘”,甚至有开发商动用防爆警察维持购房秩序。投资客重返楼市,与饥渴的刚需人群一起,合力推涨销量与房价。
再看一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50个城市的月均住宅成交量创下4年来新高,一线城市整体房价涨幅已超过20%。加上回款喜人的开发商争相竞夺土地资源,“地王”势头日益凶猛。
这一景象在过去十几年中反复出现,但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绷的今天,却别有意味。
回顾年初,数十个城市公布年度房价调控目标,几乎异口同声将口径定为“和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幅度相适应”。然而,随着多地房价屡创新高,10%左右的居民收入增幅显然已经赶不上房价的一骑绝尘。
转眼年终将至,地方政府将如何自圆其说?高层是否会有新的政策风向?这个大大的问号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资本市场惴惴不安,再喜笑颜开的开发商,也会常感到阵阵担忧。
没错,今天的楼市,就像欢快奔跑在爆竹捻上的火苗,而火药引爆的一天,相信不是楼市泡沫的轰然破灭,而是政策层面对楼市进行全面梳理,并最终显效。
今年8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透露,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草案已经开始征求意见,并有望在三中全会前后初露框架。其中,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都是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印证,近日有市场消息称,11月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经济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定为调整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而后者,正是困扰中国楼市的最根本因素。同时,集体土地流转等土地创新、房产税等重要税制变革,都可能在年底前有进一步说法。不过,从8月以来的房地产市场表现看,投资热情似乎并未受到上述消息的影响。对于呼之未出的长效机制究竟能给楼市带来多大程度的影响,业内也确实观点不一。
事实上,新一届政府的房地产思路已然清晰,即稳增长、增供给、助保障、抑投资。回顾近期发生的政策变化:房企再融资有条件开闸、允许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发企业发行债券等,是对保障房的金融支持;个贷收紧和限购从严,是对部分城市投资热的抑制;默许部分城市放松限购,是对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助力于“保增长”的全局考虑。如果说上述政策也是长效机制的内容之一,那么,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事实上已开始部分运作开来。
若真如外界预测,调整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成为三中全会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那表明决策层将着手解决困扰中国楼市的根本矛盾。一旦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改革定调,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或得到缓解,卖地冲动降温,楼市将真正开始回归正轨。
当然,房地产兹事体大,利益勾稽极为复杂,上述改革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很多政策本质上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这才是政策出台之所以艰难的根本原因。房地产系列政策的出台,同样如此。”一位房地产业大佬级人物说。
(作者:于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