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政府为房地产市场松绑的动作频频,显示出“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的主角地位依旧稳固。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市场降温,导致地方财政逐渐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放开部分调控就成了地方政府拉动经济的最常用措施,也是短期效果最明显的措施。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1.08万亿元,同比增长40.3%,而同期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95万亿元,卖地收入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达1:1.7。
不久前发布的“23省(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也显示: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50%的省市包括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庆、北京,其中浙江和天津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超过60%,说明这些省市的经济结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来支撑整体经济。
“一旦土地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对这些省市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浙江为例,虽然原有 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如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但是近些年实体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也受到人民币升值以及电商的影响;加之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兴起,原有实体经济 增长乏力。两面夹击下,地方经济转型开始面临压力,这就导致地方政府财政趋紧,对房地产依赖度上升。
专家表示,与中央政府相比,没有发债权的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焦虑”更为严重,说明财税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导致很多地方只能依靠卖地推动地方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土资源部再提全面实施不动产登记制度释放积极信号:从201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能够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4年左右时间能够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
“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利于房产税等长效机制的建立,而确立以房地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地方税收体系的收入流量,从而降低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短期依赖。”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