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称,两部委决定放开目前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房地产咨询服务收费标准,下放房地产经纪服务收费管理权限。各地可根据当地市场发育实际情况,决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或市场调节价。
据了解,该文件早在6月底下发各地。据媒体报道,上海多家中介已经酝酿涨价。而北京方面,本地中介公司正协商以中介协会名义向北京市发改委提出更加细致的收费建议,业内预计8月份会有相关细则出台。
部分公司称或增加付费项目
对于中介收费标准将进行的变革,不少中介公司认为这是行业的一件大事。
21世纪不动产市场发展中心总监桑豫峰表示,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放开房地产咨询收费和下放房地产经纪收费管理的通知”,是推动房地 产中介行业全面市场化的重要举措。此前,国家主管部门对中介收费制定了相关标准,包括21世纪不动产在内的中介机构也都是在标准范围内执行收费。此次两部 委将收费标准下放给各省市,有利于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不少中介公司认为,目前的收费标准太低。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品牌推广经理孔丹认为,中介公司首先要保障服务交易顺利完成,这一部分将作为各家公司的固定收费,而各家公司可以根据各自优势,提供一些个性化增值服务的付费项目。但即使调整,也不会比现有价格涨多少,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桑豫峰表示,房地产中介行业已经是市场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相关机构也会根据市场情况有所浮动。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中介机构的收费标准并不高,比如,美国是向买卖双方各收3%的佣金,而我国只是向卖方收取一般不超过3%的佣金。
链家地产相关负责人则认为,要根据北京细则再来研究更新的收费标准。
中介费收费标准遭“吐槽”
据了解,现在中介费一般都是按照总房款的2.7%收取,其中包括2.2%的中介费和0.5%的保障服务费(担保费)。而令不少购房者感到困惑的是,便宜的房子和贵的房子,从中介来说流程完全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按照成交一套收取多少钱,而是按照总额比例呢?
孟女士有意在柳芳区域购买一套二手房,看房时,只关注到房价和税费的问题,当打算购买时,才发现还有一笔不菲的中介费需要支付,而这也将打乱孟女士之前 预算。“现在一套房子动辄二三百万,中介费按照2.7%收取,就是六七万元,满五唯一的房子契税才1.5%,中介费对于我们一年收入10来万的普通员工来 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孟女士向记者表示。
总额100万的房源,中介费就是2.7万元,总额300万的房源,中介费也变成了原来的 3倍,为8.1万元。刚购买二手房的孙女士表示,不管房屋的价格如何,中介提供的服务并没有多大区别,为什么收费相差这么大呢?实际上,中介服务中最核心 的是提供房源,签约之后都是一些跑腿的事,个人也能办。所以少则几万元,高则几十万的中介费有些“不值”。
■ “潜规则”揭秘
“不超2%”形同虚设
中介收费暗藏玄机,其中不少潜规则购房人有必要在买房前知道。
潜规则之一是发改委要求中介费不超过2%,但实际操作中,二手经纪公司却通过拆分业务内容、利用政策漏洞打擦边球的办法,普遍按照2.7%收取中介费。
据了解,现在中介费一般都是按照总房款的2.7%收取,其中包括2.2%的中介费和0.5%的保障服务费(担保费)。早在2011年8月底,北京市发改 委“为规范住宅买卖经纪服务市场价格行为,降低住宅买卖经纪服务费用负担”,曾经发布《关于降低北京住宅买卖经纪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要求住宅成交总额 在500万元以下的交易,中介费不能超过2%。
在当年发改委的通知中,有一条标注:“收费标准可以下浮,少数特别复杂的住宅买卖经纪服务,经交易各方协商同意,可在规定的收费标准基础上适当上浮,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过10%”。
而为了提高收费,中介公司把所有交易都认定为“特别复杂交易”,按照2.2%收取中介费。此外,二手经纪公司却通过拆分业务内容、利用政策漏洞打擦边球的办法,普遍按照2.7%收取中介费。
而所谓的0.5%的担保费,最主要是帮助贷款客户完成贷款流程;而其他的诸如保管文书、协助办理后期的缴税、过户手续,而部分服务内容,其实与中介公司提供的内容重合。名义上是可以不选择这部分服务,但在签合同时又必须要交。
■ 记者调查
淡市下中介费“七折”不鲜见
虽然各家中介收费费率都一致,但在现有冷清的市场情况下,为了促成成交,中介收费也出现折扣。
作为中介费最为坚挺的链家地产,目前也有折扣可寻。昌平区回龙观地区链家地产一位经纪人向记者表示,现在通过区域经理、门店经理手中的权限,中介费可以优惠至2.2%。
我爱我家、鑫尊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中介公司,也可在2.7%的基础上打7折或8折。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中介费打折并不会对市场成交起决定性作用,是否成交,还是看购房人是否看中了该房源,而不会为了中介费便宜而买下某套房。相对来说,市场火的时候,中介费更加坚挺,而市场冷淡时,中介费也会有所松动,这也是市场化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