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小孙子从小区配套幼儿园往返,成了北京第一代“棚改户”老陈的必修课,老陈曾是老宣武区居民,棚改后在大兴买房居住;参加社区组织的瑜伽、 舞蹈活动,是第二代棚户区改造受益者、门头沟石门营新城5区张大姐的“正事儿”;即将成为第三代棚户区改造受益者、等着从小房子中搬出,再等着住新房,成 了西城区居民老李的念想……
“今年,全市计划对205个项目进行棚户区改造,力争让3万至4万户家庭因此改善居住条件。”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昨日说,到2017年底前本市将基本完成四环以内棚户区改造工作。
梳理本市20年棚户区改造历程,大致的脉络是,第一代棚户区改造主要是中心城区危房改造、城中村整治,第二代主要是门头沟、丰台、房山等郊区县八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第三代主要是中心城区平房区院落修缮、危旧房改造、城中村边角地整治等。
本市棚户区改造,从数量上说,三代改造累计改善本市数十万户居民居住条件,从空间上说,经历了内城至郊区又回归内城。而这一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政府解决居民住房困难的坚定决心。
内城:20年前城里人变大兴人
20年前刚搬到大兴时,老宣武区居民老陈最不习惯的是他口中的“回家”,是大兴本地人口中的“进城”。
“住惯了这儿,挺好的,比原来好。”上个世纪90年代中,陈老爷子一家从老宣武的半间平房里搬出,拿着钱到大兴枣园小区买了房。20年过去,他只反复念叨着一个“好”字。
如今,老陈已近而立之年的孩子都已经在金融街工作,从办公楼高层往南望,似乎能看到陈家原来的大杂院——一进的院子住了10多户,自家一共半间房,入冬时走廊里码满了白菜垛子和蜂窝煤;到了汛期,屋里长蘑菇苔藓,下雨蹚水进出院门口是常事儿。
老陈是因北京棚改而受益的第一批人。“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和发展工程。”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采取危旧房改造、城中村环境整治、土地一级开发等多种方式推进,在中心城区累计改善了30余万户居民住房条件。
这30多万郊区居民口中的“城里人”,如今都融入了当地生活。新城日益完善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让“城里人”彻底告别了低矮破旧、安全隐患突出的 危破平房,搬入楼房。新城小区内配套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设施,底商中的便民菜店、惠民超市,让人即使出了二三环,也一样能享受到各种优质资源。
郊区:住新房才真正享受“宜居”
“以前住在那窝棚里,哪顾得上看蓝天?”趁着天高云淡,门头沟石门营新城5区3号楼的王大爷推开了窗,屋里顿生清凉。
门头沟的日头,从来烈得都能照透群山。但对于王大爷来说,以前这山水好不好看,跟他没关系——自家平房就在采空区之上,下雨过水不说,屋里屋外都出现过漏斗形的坑。“连房子都保不住,还说什么看风景?”王大爷打着蒲扇,如今说起来面色已经不再难看。
由房屋建设到安置入住,再到文明生活,短短的几年间,门头沟棚改安置房石门营新城5区的居民,已经过上了“宜居”的日子。从周一到周五,无论是小区的空场上还是居民活动室里,都有居民参加社区文化娱乐活动,跳舞、唱歌、瑜伽……张大姐就是其中的活跃分子。
“原来那房子叫‘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如今这房子才叫房子。”张大姐说。
他们都是第二代棚改的受益者。自2009年以来,本市又先后开展了门头沟、丰台、房山等八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共涉及居民7万户。目前,已筹集安置房7.3万套,搬迁居民4.3万户,实现居民入住2.5万套。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了居民意愿。项目改与不改、怎么改都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棚户区改造坚持五公开,即“对象公开、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资金平衡方案公开”,尽力去保证让老百姓入住后满意。